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5月份,外资财险公司保费规模约占市场总保费规模的2%,比2013年底的1.3%增长了近0.7个百分点,终于摆脱了市场份额多年在1%附近徘徊的尴尬境地。
2014年,成为外资保险行业突飞猛进的一年。自从1992年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入华以来,目前已经有近50家外资保险企业以合资或独资子公司或代表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但在过去两年里,外资保险企业的市场份额增长有限。外资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4%增加至2013年5.6%,但仍明显低于2005年8.9%的峰值水平;至于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则始终徘徊在1.3%左右。
据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董事兼CFO朱振聪介绍,一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产品线一直都是沿着“缝隙市场”发展。从规模上来讲,外资保险跟中资保险并不在一个量级上,比如在占中国财产保险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的车险等一些领域,外资保险是无法和中资保险正面竞争的。而所谓“缝隙市场”正是在外资保险行业更有优势的区域挖掘潜力,并且已经很有成效。“像苏黎世这样的全球500强的企业,在全世界都有网点,这种情况使得我们在一些险种上有着天然的优势,诸如‘董事责任险’和‘产品出口险’等产品。特别是针对有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我们的跨国风险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跨国企业全面有效地解决他们在海外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于现在业务已经走向世界的中国企业来说,如果在海外发生理赔等相关事宜,当然有着全球网点的外资保险公司处理起来更有经验和方便得多。随着中国企业全球贸易的突飞猛进,这个所谓‘缝隙市场’也已经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这也加快了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布置网点的速度。”
结缘保险业
朱振聪于2008年年初加入苏黎世,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一路走来非常“幸运”。1995年,朱振聪到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留学,主修会计专业,毕业之后又在莫纳什大学读了MBA,主修金融。2000年,朱振聪回国后就加入AIG(美国国际集团)。“我是AIG在中国招聘的第一批管理培训生,在做管理培训生这个阶段我在市场部、理赔部、核保部等各个部门以轮岗培训的形式工作了一段时间。从管理培训生一直做到财务经理,这7年在AIG的工作经历可以说给我的职业生涯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2008年年初,我加入苏黎世咨询服务公司担任财务总监一职,现在担任苏黎世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我在外资保险公司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我对保险行业的各个部门运作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外资保险公司有着自己独特的矩形阵线管理模式,几乎所有稍具规模的公司都属于矩阵组织,公司中的成员都至少受到来自两个维度的管制。矩阵管理基于专业、分工与运作统一性的考虑而产生,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分工日趋细腻,矩形阵线管理模式应用范围也愈加普遍。在苏黎世,由朱振聪直接管理并且直线向其汇报的部门包括财务部和精算部,而再保险业务部分则向她进行虚线汇报。但不管哪种管理模式或者哪种组织架构,在朱振聪看来,财务工作依然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使在传统行业,作为CFO,现在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制作报表或者仅仅满足监管机构的合规性要求,而需要对公司的各项战略决策进行多维度的积极介入,参与到战略制度的管理中去。”
自从1992年首家外资保险公司入华以来,这20多年正是中国金融和保险市场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对于外资保险业来说,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特殊的经济局势,是能否克服水土不服。朱振聪认为,对于有着悠久历史和世界性的行业经验的外资保险公司来说,应对变革可以说非常有经验。“我们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和对策可以分享,很多时候不需要重新设计,只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改进就可以。比如我们现在即将面对的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苏黎世保险的马来西亚公司,也是近期要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税制变动,并且时间上比中国要提前,马来西亚的相关同事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这些工作经验对于我来说是完全可以借鉴的,并且我们已经着手开始准备和学习。在资源和知识的分享上,苏黎世这样的大型国际化的保险公司有着深厚的积累,这可以说也是一家世界级的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应对“偿二代”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现在都要面对一个历史性的变革。2013年5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整体框架”,以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促进中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计划,新的偿付能力体系(简称“偿二代”)将在三到五年内完成全面部署。2014年12月,监管机构即将完成“偿二代”体系,并进行最后一轮的测试。
据了解,“偿二代“的整体框架主要确立了“三支柱”的监管体系。第一支柱是定量资本要求,主要防范能够量化的风险,要求保险公司具备与其风险相适应的资本。第二支柱为定性监管要求,是在第一支柱的基础上,进一步防范难量化的风险。包括风险综合评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监管检查和分析,以及第二支柱监管措施。第三支柱则是市场约束机制,是引导、促进和发挥市场相关利益人的力量,通过对外信息披露等手段,借助市场的约束力,加强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向偿二代转变可以说是体系性、框架性的转变,不同于现行“规模导向型”的资本监管思路,偿二代将转变为“风险导向型”,这种在世界保险领域都颇为领先的概念对于整个中国的保险行业将会带来更大的推动。
谈起“偿二代”,朱振聪坦言这将会是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说现在‘偿二代’在具体启动日期上还未最终确定,但是‘偿二代’较之‘偿一代’有了很多根本性的改变,其‘前端放开,后端收紧’的理念更为科学和先进,‘偿二代’对保险业影响非常大。从我们保险公司的产品线的选择规划到再保险政策的安排,以及对于未来向社会的信息披露和社会责任,公司内部的难以量化的风险管理,都在‘偿二代’的管理范畴之内,这对我们的运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作为CFO需要积极准备和调整的地方。此外,对于金融行业可能在2015年或2006年年初推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这更是涉及到了我们保险行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对于这些,朱振聪强调拿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也是考验作为CFO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
CFO的影响力
对于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朱振聪来说,无论再忙,日常的财务管理却从来不会放松。“我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视预算,这是对企业未来战略的一个把握。在预算中我们会精确到产品线的盈利状况预测,并且做出敏感性分析。比如在产品的分析上,有些产品虽然目前不盈利,那么未来这个产品是否有潜力,这就需要我们做出详细的分析和判断。”而如何通过财务数字来对企业的战略进行“影响”,朱振聪认为这是考验CFO能力的关键所在。“大多数时候,我们不会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者像专业的财务人员一样,对财务数据所表达的含义能够了如指掌,这个时候,就需要CFO更多地将财务数字所包含的意义,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进行表述,并且达到能够对战略进行影响的程度。在保险行业,针对每个险种的盈利状况如何、目前经营如何、未来的趋势如何,我们需要跟业务部门进行反复推敲,成功在哪里,是不是还有进步空间;失败在哪里,是否还有改进的可能,都需要进行反复论证。当然,作为财务工作人员,想做到这点并不容易,CFO需要突破传统的财务理念,深入了解行业发展和监管动态,积极地参与公司的战略规划,为公司长期可持续性地盈利发展保驾护航。”